<!--go-->
大明经过几次变革,科教之风渐渐盛行,除了京城的太学、夷州的天工学院,安北城的振武学堂等公办学校,还有诸如孔氏学堂、明阳书社、岳麓书院等私人学府名扬天下。
陈季平虽然久已不露面,如果他亮出招牌,还是能招到不少学生的。
但是他一不打广告,二不动用关系,更主要的是,在招收学生时还表明,学校除了基础的识字,并不设儒科。
几位老师听了此事,都颇有微词,若不是冲着李三郎的面子,早就辞工不干了,而那些学生家长,都是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之辈,听说不能参加科举当即转身就走;
还有一部分家长,目标稍低一点,他们希望孩子能学会一技之长,比如能像从天工学院出来的学生那样,毕业后就能摆弄纺织机、蒸汽机,或者精通各种商事活动。
但是,华夏学宫也无法满足他们。
在这种情况下,要是能招收到学子,那才叫咄咄怪事。
不过陈某人一点不着急,招不到人,就去大街上捡流浪的小乞丐,或者去“人市”,花钱买人。
当然了,他不是什么人都要,无论是小乞丐,还是买来的孩子,都必须要先经过“照心镜”的选拔,资质如何且不说,如果心地不够纯净的,就算再聪明,也不会被他列入门墙!
忙乎了几个月,第一批一百名学子终于入学了。
开学第一天,陈大校长就和几位老师产生了严重分歧。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ifeiyanqing.com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