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设私塾的事情提上了日程。
谢慎首先要去搞定的就是郑训导。
少年现在与郑训导的关系也算不错,有些话也可以直接说了。
却说谢慎与郑训导一番畅谈后,郑训导十分爽快的答应了,并且提出一年只收四十两的束脩。
要知道郑训导现在不仅仅是举人身份,还是官学教官,与当年在杭州宁府任西席先生不可同日而语。
何况郑训导这次要教习的还是普通农家的孩子,比之宁家族人基础要差的多。换句话说,郑训导要在这些孩子身上花费更多的精力。
还是谢慎看不下去硬是把束脩钱加到一百贯一年,也算是凑个整。
议定教书先生这件事,谢慎便开始着手挑选宅院来做私塾学堂了。
在这件事上谢慎充分征求了郑训导的意见,最终租下了毗邻县学的一处跨院。
之所以选择这里不是因为租金便宜,而是因为这处院子就在县学旁。
学习的氛围和环境在谢慎看来是最重要的。
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,对这些心智尚未成熟的孩童来说更是如此。
要不然,也不会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了。
谢慎希望县学生员的成功经历能够成为这些农家孩子的榜样,也希望他们有朝一日也能够考取秀才功名。
这处宅子一年的租金是五十贯,加之给郑训导的一年一百贯的束脩,花费已经在一百五十贯。
这还没有算学堂要购置的桌椅,以及笔墨纸砚等文房用具。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ifeiyanqing.com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