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!--go-->
从做表情包开始再到涉及B2C市场,温晓光走的每一步都是在积累资源,金钱只是一部分,它还包括团队、创业圈的名气以及人脉。
B2C市场本身很有前景,但2008年这个重生时间点并没有给他太多的空间,凡客顶峰时不过几十亿美元,属于一个没落的互联网企业的规模,还得是没落再没落,连续错过风口的那种,比如搜狐。
鉴于此,温晓光仍然将此作为一个过渡点,一步一个跳板走过来,最后他想要的是拥抱移动互联网以及这几年大文娱事业的快速发展,后者的战略考量更多些,也有一部分是兴趣。
很简单的一个逻辑,任何APP的推广,如果拥有大批名人效应,那么必然事半功倍,可名人为啥要配合你?
至于和褚秋晨的合作算是顺水推舟,认识了这个人于是做了这件事,不认识也就算了。
温晓光思路清晰,且不会因为和李科阳的什么私人关系就把20岁到30岁这个时间全部放在优客上,他至少没有像其他创业者一样让李科阳血本无归。
以这个目标作为考虑,《那些年》算是不错的起点,或许它的票房没有多少多少亿那么夸张,内地票房大概七八千万人民币这样子,但人家的投资额也不是很高啊,大约5000万新台币,换算过来是一千万人民币稍微多一些,中海两套房的事儿。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ifeiyanqing.com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