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二百七十六章 对歌(上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<!--go-->

翻开两本小册子,透过那些细小的墨字,略微一读,便可以觉察出其中浓浓的墨家的味道。

其实不只是墨家的味道,而是这个时代的味道。

大量而繁复的例子、比喻、推论、故事……这是此时诸子常用的手法,文章详实有物,但文藻又不过于华丽。

许多例子和故事,都是市井间的士人阶层可以听懂的、并且是引诱式的。

只不过和其余学派所不同的地方,便是基于墨家辩术体系的种种论证方式,包括一些很固定的“辩术语法”,比如墨子当年提出的类似于“时态”、“籍使……则”等特定的语式。

这些年墨家包容并蓄但又严守底线,从当年适和列御寇等人关于《汤问》的争辩开始,各个学派之间一直在互相影响互相吸收。

管子学派提出了货币的意义和等价物概念,在管子学派之外的墨家完成了进一步的阐述。

商周千年的文明作为土壤,忽然绽放的百家作为种子,似乎到了盛放的时候。

行家里手一打眼,便知道文字中的道理到底是不是有用,特派来的墨者沉浸其中,奋力将眼睛挪开,将那两个小册子阖上。

仔细收起之后,称赞道:“昔年子墨子说,适晓天志,贱字草帛印刷三物一出,适通晓的天志便如粟种,春日播下,秋日可收。”

“这一次泗上又送来了一大堆的书,想来那里也有许多关于天志的发现。”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ifeiyanqing.com

(>人<;)